GLO旅行社其中一個賣點是能夠安排團友「相對自由」在平壤街頭散步。
雖然容許我們散步地方和線路,還是當地導遊決定安排,但能夠走出旅遊大巴,腳踏實學在平壤街道走一段路,近距離看當地居民的生活,比以前完全把平民和外國遊客完全隔絕的做法有進步。
散步安排「相對自由」,但不代表可以隨意衝去一個平壤人面前胡亂問問題,或是拿著相機拍照;將心比心,你在香港逛街,突然有個外國遊客用獵奇的心態打量你,然後逼你回應他一連串的問題,你也感到煩厭,私隱被侵犯的感覺。況且身在朝鮮,對方真正的身份無法從他的衣著判別,如果自己無禮的舉動得罪有勢力人士,很麻煩吧。
所以我在平壤街頭拍攝的相片,沒有刻意去偷拍甚麼,也盡量避免讓當地人感到困擾。若是無法滿足你的獵奇心態,只能說聲抱歉,不過,我也會盡量用文字講述自己觀察出來的感覺,或許讓你從另一角度看今天的朝鮮情況,當然我看到的是否完整的實況,又是另一回事。
情況猶如香港一樣,連我自己是土生香港人,對今天香港出現各種荒謬事情,愈來愈多不公不義之舉,我也無法理解,無言解釋。
眾所周知,朝鮮旅遊是有很多規範,當地導遊緊貼「陪伴」,離開他們的視線範圍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目前只有極少數國際旅遊團享有街頭散步待遇,全賴他們與朝鮮旅行社方面多年合作,記錄良好,取得信任,沒有製造麻煩,才有力為團友爭取更多新的安排。
當然,朝鮮若是選擇對外開放,大力推動觀光業,國際遊客散步平壤街頭將不是稀奇事。不要拖累往後來朝鮮觀光的香港團,記得在平壤散步,一直抱持尊重的心態,入鄉隨俗,千萬不要做出格行為,良性互動,讓當地人習慣如何跟外國人相處;或許觀光客自由遊走平壤街頭的景像,指日可待。

好像有點偏離主題,不好意思⋯⋯立刻分享黎明大街(려명거리)的散步體驗。




黎明大街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2016年3月提議興建,2017年4月落成的新社區,主要為金日成綜合大學的教職員與家人提供較佳的居住環境。朝鮮人民的住房是國家統一分配,確保所有人有瓦遮頭,不用露宿街頭,不用錢就能獲贈一個安樂窩,相信對很多香港樓奴來說簡直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但要注意一點,北韓人民只有居住權,沒有房產擁有權;所分配的居住單位由國家根據你的工作地點和社會位置,全盤決定,政府重要幹部、大學教授、對國家有較大貢獻的人士(例如:為國家爭光的運動員),自然獲配更好的單位,視為獎勵。據說朝鮮政府非常重視人民教育,所以教學人員的配給算是優越的。
住在黎明大街的很多都是博士、教授、科學家,全屬於當地的精英階層,雖然沒有跟我們擦身而過的平壤居民接觸聊天,但他們身上隱約有一種深受文化教育氣息,對國外觀光客到來沒有表現驚訝的樣子,難怪社區環境如此整潔文明,居民穿著配搭帶點時尚氣息。我還看到有人遛狗,感覺他們的生活挺寫意的。




新開發的黎明大街以當地標準來說,無論是建築外觀和生活配套上,理想當然是新晉豪宅級別。社區道路寬大筆直,住宅高樓林立,整潔亮麗,公寓單位全新裝修,還配置好家具等待家庭入住,這種國家福利聽起來超級夢幻。




周邊的社區設施十分完善,公寓樓下有商店餐館、兒童休憩遊樂場,我們還看到有映畫館(戲院)。




新區的綠化工作也不錯,陽光明媚,走在林蔭大道,非常休閒自在。社區高樓的外牆也是以綠色為主,柔和舒服,這種只會在圖紙上出現的理想國度規劃,即使真實呈現眼前,也很難令人相信。




黎明大街外觀看來,第一次到訪的外國人肯定嘖嘖稱奇,顛覆對朝鮮的破舊窮困印象;平壤人民也對這個新社區引以為傲,因為建造工程經過軍人的努力,黎明大街44座住宅群瞬間拔地而起,只花了短短九個月蓋建完成,全新展現21世紀的平壤都市面貌,發展速度比中國更誇張。




往往我們對朝鮮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他們1990年代中期苦難行軍,水深火熱的飢荒日子,誰會想到20年後在平壤出現摩天高樓呢?平壤人民生活富足起來,也是值得高興的。




在朝鮮有陽台是住宅,沒陽台是辦公大樓,舊式建築容易分辨,新穎大樓的設計卻讓人無法判別,或許陽台改成內置。大家都質疑這麼多座住宅公寓,真的住滿人嗎?團友拼命用相機放大拍攝建築內部情況,部分人覺得很多公寓單位沒有明顯的生活痕跡,空蕩蕩似的。




香港人買房喜歡挑高層向海的,平壤居民反而較喜歡低層,因為當地經常出現停電問題,升降機沒電也沒法啟動,住客一定要爬樓梯回家,住在稍高樓層的,回家之路頓然變成一場體力與耐力的鍛練。據說,黎明大街最高一座有82層,要是沒有電力供應,回家路遙遙,超累的~所以現階段低層單位是朝鮮人心目中的「荀盤」。
之前提及過朝鮮住房是國家統一配給,然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加上坊間道聽途說,隨著北韓近年出現小規模的市場經濟,朝鮮房地產也悄悄發展起來,包括換房交易、外商投資等等。
只要說起買房投資,中國人 心裡有種蠢蠢欲動的魔性追求,香港人更是最瘋的一群,於是,近年不斷冒出熱炒朝鮮房產的消息,很多人想在朝鮮向外開放之前搶佔先機,大賺一筆。說實在現階段在北韓進行投資,依然是模糊不定,過往有不少例子,外商跟朝鮮人做生意最後是血本無歸,除非你的後台背景夠硬,在當地有可靠的關係網,風險稍為降僅;然而,國策不透明,無法預測方向,說變即變,無謂把自己推落一灘看不見底的渾水裡。
關於朝鮮房地產發展,當成有趣的故事聽一下就好,未來數年觀摩其變化,也是一種樂趣吧。




寬闊的路面車流近乎沒有車經過,我們也要遵照交通規則,經地下行人通道走過對面馬路。隧道內部樸素,也沒有燈光照明,白天有日光還好,晚上黑漆漆的,是伸手不見五指;裡面沒有傳出奇怪的味道,這方面倒是覺得朝鮮人愛乾淨,市容整潔,路面近乎沒有垃圾,很多大都市都做不到。




平壤街上遇見的年輕小夥子,通常身穿校服,白恤西褲挺時尚的,儀容打扮方面明顯跟南韓的有別,韓流審美熱衷追求減齡容顏,平壤的帥氣標準卻喜歡男孩有一張成熟臉,始終南北成長背景與經歷不一樣,間接突顯兩地文化的差異。




黎明大街入口處竪立的紀念柱




寬闊道路沒有一輛車,周邊的高樓帶有一點1970年代的太空科幻風格,拉扯在過去、現實與虛幻未來之感,像走進一個主題樂園,讓人認不清現實,有種說不出的怪異,肯定是平壤獨有特色的建築風格。
整項黎明大街建設工程快馬加鞭的速度令世界稱奇,然而,快速成果一定是好嗎?很多國外建築專家已經對平壤新高樓的施工質量說充滿質疑。有次旅遊大巴剛好停在施工中的建築大樓,我看到那些有少許縫隙的磚牆,排列不均,水泥牆壁有點單薄⋯⋯2014年的5月,平壤曾經發生一宗23層高公寓倒塌事故,造成嚴重人命損失,當地傳媒也有報導事故,有官員向居居低頭道歉,甚至革職被處決。
新區大樓的質量到底如何?只能靠時日驗證。




在街頭漫步大約半小時,導遊帶我們享用午餐,餐館就在黎明大街其中一座較矮的商業建築內,隱蔽難找。當地店舖和餐館的招牌普遍很簡單,絕不顯眼,也沒有裝飾漂亮的落地玻璃窗吸引顧客進去,要不是刻意解讀建築外牆的韓文,路過錯過絕不出奇,但是當地人對這些小店餐館位置瞭如指掌,駕輕就熟,沒有他們帶路,我們吃飯也是一個難題。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