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日期:2019年10月19日
香港 >>>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幾乎每年都會去一趟台灣探親,跟認識的朋友聚舊,但是這一次出發的心情有點沉重。在局勢多變的日子,既擔心短暫的離開成為長久的分隔,也害怕這是人生最後一次自由進出台港兩地,挺擔心這次不主動約台灣親友見個面,下次相見之時,不知道是何年何夕。
現在出發去香港國際機場,記得要提早出門,因為機場航廈各個出入口都有保全嚴密駐守,除非你是機場職員或持有當天登機證的旅客,一律人等不可進入航廈範圍,防止重現八月「和理飛」的場面,萬人圍堵機場,震驚國際。
早上十點抵達機場,人龍已經有點長,幸好隊伍一直有序移動,大概用了20分鐘成功進入航廈範圍。這樣的安排確實有點麻煩,罪魁禍首就是那群收起耳朵,不聽民意的官員,只要他們願意傾聽民眾的聲音,就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在半放棄國泰航空的情況下,考慮到價錢和起飛時間,最後選了「中華航空」。活了三十多年,往來港台這麼多遍,還是人生首次乘搭華航。
香港機場的華航報到檯台,位於一號客運大樓的F列。人流不多,行李寄艙和辦理登機手續挺快的,只是櫃檯服務人員告知航班換了機型,網上預留的座位需要重新編排,短短一個小時的航程,坐靠窗的位置也不錯。此外,起飛時間稍為延遲,還有兩個多小時才登機,登機閘口也暫未公佈⋯⋯

因為實施進出限制,香港機場客運大樓比以前冷清許多。
託運行李後,很快通過安檢和離境手續,還有很多時間,在航廈到處逛逛。在離境層靠近辦理離境手續那邊的餐飲區,差不多全面翻新,加添了木與金的元素,公眾用餐區域提升了私隱設計,換了一些食店,帶來一些新鮮感。

終於知道到哪裡登機:43號閘口。

天氣不錯,只是靠停43號閘的竟然是一架國泰飛機。

難道自己弄錯了甚麼嗎?還好,飛機過了一會就移到別的地方。

地面劃上不同機型的停靠位置

華航客機終於來到

載了一批乘客剛來到香港,轉眼間機組人員就要準備前置作業,準備運載另一批人飛往台灣。

機型是空中巴士A350-900

應該是最新款的機艙設計吧?經濟艙的座位編排是 3+3+3

座位頭枕的梅花標誌,設計簡約不失格調,空服員帶著台灣腔調,飛機還未離開香港空域,已經充分感受到濃濃的台灣氛圍,滲透一種舒暢誘人的自由氣息。

機上提供需付費的無線網絡WI-FI服務

機上娛樂節以台灣華語節目為主,有別於香港觀眾口味,而且選擇不算豐富,不過航程只是一個小時多,無法完整欣賞一齣電影,倒不如挑幾個綜藝節目看看,稍為消磨時間就好了。

華航的旅客安全須知,中英日三種語言說明。
Dynasty是華航的機上雜誌,另外一張說明卡告知購買WI-FI服務的程序還有一本購物雜誌;個人觀感,台灣雜誌普遍都挺有質素的,寫作人及編輯團隊的文字功力深厚,即使是機上雜誌我也看得津津有味,比自選娛樂節目更吸引。

起飛有些延誤,怕大家無聊心情變不好,空服員先派發耳機,讓大家打發時間。

椅下還有充電位置

停機坪上另一架中華航空及國泰航空飛機

終於起飛,飛往一個自由國度

艙內設計簡單舒適,沒有擠迫的感覺。

送上熱騰騰的飛機餐,一個主食、蛋糕甜點及清水。

香菇翠玉瓜雞飯,第一眼看到濃濃的醬汁顏色,以為味道很重,配著有蛋粒的白飯來吃,味道算是不錯。

其後空服員提供飲品選擇,點了一杯熱烏龍,配搭甜點享用,平衡了甜膩。不論是華航或長榮,台灣空服員都很親切,搭乘體驗印象加分,跟國泰比較偏重效率的機動氛圍稍有不同。

飽吃一頓,飛機已經在台灣上空。

窗外俯視台灣的海岸線

鑒於中國及亞洲各國豬瘟疫情嚴重,所以台灣嚴格限制肉製品入境,所有旅客都禁止攜帶任何生熟肉類及其加工製品進入台灣,違者會被罰款,大家要注意喔。

抵達台灣桃園機場,可惜天色不是很好。

航廈外的中華民國的國旗

下午2點30分抵達台灣桃園機場,比預定時間遲了一個小時。

雖然有延遲情況,但是這次台灣行程是探訪親友為主,沒有特別編排,不用趕行程,完全是一趟自癒調適的旅程,稍為延遲完全沒有影響心情。
首趟華航飛行體驗,感覺不錯。或許是香港的氛圍過於抑壓,切換另一個環境空間,讓心靈稍為放鬆。下次往返港台兩地,再也不會抗拒選搭中華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