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4日
香港 (HKG) >>> 加拿大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 (YYZ)

終於出發去多倫多了,這是我第一次踏足北美地區,對我來說又是另一個陌生的國度。
非常感謝阿姨的贊助,我可以用她的積分成功兌換直航往返香港和多倫多的加拿大航空機票,起碼讓我省回七八千塊港幣,彌補一下南美秘魯小旅行的開支。

當天加拿大航空的Check-in櫃位是在一號客運大樓的D行,現在很多航空公司都鼓勵旅客使用自助登機系統,節省人力,減低成本,加航當然也不例外。不幸地,出發那天D行的自助登機台全部無法正常運作,所有搭乘加拿大航空的乘客都要到櫃台辦理登機手續和託運行李。
於是,櫃臺前面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
幸好,自己前一天已經辦理網上登機手續,只需在機場處理託運行李就行,不過,排隊的人很多,結果等了半個小時才到櫃檯託運行李。服務人員說今天的航班近乎爆滿,眼看處理的櫃位只有廖廖數個,乘客這麼多,分流處理也幫不了多少。
還好我提早出門搭乘機場快線鐵路過來,而且地勤看到我就是一個人,剛好輪到我的時候,金卡會員的櫃檯沒有人,於是指示我去那邊,利索地處理好我的行李託運,算是匆忙中的小幸運吧。

安檢和過關也很快,這次登機的閘口是43,在客運大樓的西端,跟安檢有一段距離。這邊上年新開了一個美食廣場「食東西」,共有10間餐廳選擇,以後離港的機場旅客不用只聚集在東大堂找東西吃了。

準時入閘。加航的安排挺好的,把旅客在飛機坐的位置前後分成五段Zone 1 – 5,在閘口排隊分批登上飛機,坐在後段的先進,像我坐在較前行數的最後登機。
雖然等候的時間比其他乘客略多,但是這樣的安排感覺流程變得順暢,不用爭先恐後,也不會出現前排乘客擺放行李阻礙通道,遲來住後排的乘客被堵無法前行的尷尬情況。

波音777-200LR的大型客機,能夠承載300名乘客。

座位是經濟艙較前排的22行窗口位

設有娛樂系統,14.5個小時的機程不會感到納悶。屏幕下面有USB充電口,充電速度不快,但是絕對有足夠的時間把手機的電100%充滿,抵步立刻就能開機使用。

座位的空間比預料的寬敞一點點,沒有侷促感覺,前方底部有一個充電插頭位置,所以自備手提電腦、Mac Book或iPad也沒問題,在萬呎天空上,隔絕外來的打擾,慢慢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事務。
加拿大航空的飛機雜誌是enRoute,英法雙語編寫,應該是我頭一回接觸這麼多法文字句,挺新鮮的。
適逢六月是美加的同志驕傲月 (LGBT Pride Month) ,所以加航也精選一些同志電影在機上放映,仿佛告訴我航機正在飛往另一邊更自由的天空。

娛樂系統介面操作方式很直接,點擊你想查看的資訊,挑選你想看的電視節目和電影,英語為主,提供中文字幕的不多,英語不算很好的朋友或會覺得選擇不多。

廢話這麼多,因為我們的航班還沒起飛。後來,機長廣播解釋當天跑道繁忙,控制塔還要我們耐心排隊等候。困在停機坪一個小時後,客機終於滑向跑道,準備起飛。
題外話:旁邊的以色列航空客機很少遇見。大型客機的機翼也特別大,整個機翼幾乎覆蓋了窗外的視野。

飛機滑向南跑道,遠方是快要通車的港珠澳大橋⋯⋯

所有旅客必須填寫的加拿大入境卡,超大的一張卡紙,卻不能對摺,其實有點麻煩,填好不知道放在哪兒才對。

起飛不久就是晚餐時間,雞和牛的選擇,最後我選了雞肉。
冷盤是四季豆和蘑菇沙拉,蘑菇仍然保持水水的狀態,清淡的配搭我覺得不錯。
主菜是蠔油香菇汁碎雞肉飯配油炸茄子,還有一些雜菜,紅蘿蔔、豌豆等等,味道挺好的,只是感覺肉的份量很少。
甜點是芒果布甸,清甜芳香,芒果的味道也很足,我很喜歡,有時候感覺其他焗製的糕點在飛機上吃太膩,儘管好吃,環境不對也會略為失色。
飲品選擇蠻多的,汽水、熱茶、紅酒在餐後都會提供,我喝了一杯熱的茉莉花茶暖。

其實在飛機上我比較習慣喝水,盡量補充身體流失了的水份。由於機程接近15個小時,機艙環境非常乾燥,不喝水真的受不了。起飛後六、七個小時,空服員主動派水給乘客飲用,而且加航用的都是瓶裝水,感覺衛生乾淨一點,我覺得安排不錯。不過,機程的後半段空服員幾乎沒有特別走出來派水,或許看到大部分乘客都睡著,不想打擾大家休息吧。
我的做法是必備一個不鏽鋼保溫瓶上機,方便空服員一次過添熱水/溫水,自己在座位上喝幾口,濕潤一下,而且不會頻繁騷擾其他人。